最近我們公司都在拍一些關於體態失衡內容的視頻,聽到最多客戶反饋的就是“我是不是xxx位置有問題”?
其實總結大家最關心的,就是自己的體態有沒有問題,其實了解自己的體態就是自我改善的第一步。
但專業的體態評估是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和經驗的,要通過觀察、觸診、測試、量度等多種途徑,來分析問題的根源,要把資料定性及定量。
那有沒有對普羅大眾相對簡單的方法來了解自己身體呢?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是“體態觀察”,體態觀察是個很容易掌握的,容易實行及學習的方法,今天我就在這篇文章中跟大家來分享這種技術。
-什麼是體態觀察?
體態觀察是讓受觀察者在自然的站姿、坐姿、步姿幾種姿勢中,觀察及對比有沒有錯位或不對稱,而這篇文章中我選擇了站姿為主題,坐姿和步姿之後有機會再分享吧。
體態觀察是在我們的身體功能結構和形態之間建立聯繫。例如,當我們的某些肌肉出現功能紊亂,從體態上看這些肌肉可能形成被拉長或縮短的,其連接的骨骼和關節的形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,體態觀察正是要捕捉這些形態上的變化,為我們後續更深入地評估和糾正提供參考。
-怎樣進行體態觀察?
1 拍照
由於體態維持是動態的,即便是在靜止站立的狀態下,仍然有微小的動作。通過拍照的方法,記錄瞬間的體態表現,可以在照片上划線、測量距離和角度,因此能夠更好地觀察和記錄。拍照時人站在距離牆壁50cm處;拍攝使用手機距離人:2米-3米之間,竪拍;被拍人需在整個照片中間,照片上、下、左、右需要留白約半米;
攝像頭要對準被拍照人身體中間,被拍照人眼睛看向鏡頭,不要仰視或俯視。長髮需要盤起,露出額頭;不佩戴任何首飾,不穿鞋襪,穿日常內衣及平角緊身短褲。
2 要在自然狀態下觀察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各種體態的維持都是下意識的,比如當我們自然站立時,我們不會刻意收縮哪塊肌肉來保持平衡。那麼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我們的真實狀態,在下意識的狀態下進行觀察是很必要的。
有些人在照相記錄時,會有意的抬頭挺胸,或者讓給自己拍照的人提醒她應該怎麼調整,畢竟讓自己看起來更美是人之常情,但出於準確觀察的目的,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保持自然狀態。
3 要整體觀察
半身照雖然可以記錄局部問題,但因為局部問題很多時是受其他肌肉影響而形成的失衡,例如O型腿往往是由於足弓問題引起的,所以如果只拍單一位置,要全面觀察找出問題根源就很難了。
4 要關注觀察環境
要注意,不要穿得太於嚴實拍照,背景最好是純色的牆,避免過於雜亂,簡單合理的環境設置不僅能簡化觀察過程,還能提高觀察的準確性,站立位置要平坦,不能站在床墊上,因為這樣會影響你的穩定。
-體態自我觀察方法
拍完照片之後,我們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看或將之打印出來。照片總共應有四張(正面、左側、右側和背面),並在照片中找出圖中相對應的人體標誌,圖中為了展示清楚,骨骼模型採用解剖學站姿,實際拍照時手臂應自然下垂即可。
-觀察點(A)耳垂(B)肩峰(C)髂前上棘(D)股骨大轉子(E)髕骨(F)股骨外踝(G)第二腳趾頭(H)外踝(I)肩胛骨內側緣(J)腳跟(K)耻骨聯合
~~~~~~~~圖片~~~~~~~~圖片~~
-開始體態觀察
我們現在有正面、背面和兩個側面的照片,也標註好十一個“點”。以下我們會提供幾種常見的失衡體態,大家來跟著一步一步做吧。
首先找出合適的照片,在自己相片中畫上相對應的點,再把點連成線,這些線一般是相對垂直或平衡的,如果有角度過大或不平衡,那就有可能是體態失衡了,但最好再找專業人士為你檢查清楚,就更為準確無誤。
1骨盆前/後傾:觀察面:左右側面。觀察點:(C)(K)
骨盆的前後傾影響腰椎的曲度,前傾曲度會增加,後傾會出現反弓,但因為臀部肌肉會影響腰曲的觀察,所以我們會選擇觀察髂前上棘(C)和恥骨聯合(K)是否在一條鉛垂線來判斷,髂前上棘(C)過於靠前則為骨盆前傾,過於靠後即為骨盆後傾。
2 頭前引、圓肩、駝背:觀察面:側面。觀察點:(A)(B)
圓肩、駝背、頭前引這種體態被稱為上交叉體態(因為失衡的強弱肌肉成X走向),是現今社會常見的體態問題,一般三種體態會同時發生。上交叉體態從側面觀察能看到頭部前移,頸椎承受負荷增加,同時肩膀向內向前收,胸腔後突。我們從耳垂(A)和肩峰(B)拉一條直線,如果耳垂(A)越向前,那很可能是頸椎變直,要多注意肩頸頭痛了
3 膝超伸:觀察面:側面。觀察點:(D)(F)(H)
膝蓋過度伸展,從側面觀察,股骨大轉子(D)、股骨外髁(F)和外踝(H)的相對位置,如果股骨外髁(F)位於股骨大轉子和外踝連線的後面,則為膝超伸。膝超伸會對膝蓋形成較大壓力,容易形成膝痛,如有此體態就要好好注意站立姿勢。
4 骨盆側傾:觀察面:正面。觀察點:兩個(C)
骨盤側傾觀察骨盆左右兩側的髂前上棘(C)高度是否一致。骨盆側傾可能源於下肢的問題,例如長短腳,也可能源於骨盆本身的傾斜。同時,骨盆側傾可能導致高低肩,並增加脊柱側彎的幾率。
5 O型腿:觀察面:正面。觀察點:兩個(E)
O型腿有兩種,一種是膝關節內翻,一種是股骨向內旋轉。比較常見的是第二種,即由於股骨內旋導致的O型腿。正面觀察時,兩側膝關節髕骨(E)無法併攏,而且膝關節朝向內側。
6 X型腿:觀察面:正面。觀察點:兩腿(C)(E)(G)
觀察髂前上棘(C)、髕骨(E)和第二腳趾頭(G)是否在一直線,如在髕骨處形成一個夾角,則為X型腿;這個角度若是反方向,則為膝關節內翻造成的O型腿。
7 高低肩:觀察面:正面/背面。觀察點:兩肩(B)
觀察兩側肩峰(B)高度是否一致。導致高低肩的原因有多種,需要進一步觀察身體其它主要關節的左右兩側是否高低一致。
8 肩胛翼狀:觀察面:背面。觀察點:兩背(I)
翼狀肩胛觀察肩胛骨內側緣(I)是否緊貼軀幹,若肩胛骨過於突起,則為肩胛翼狀。
9 扁平足/高足弓:觀察面:背面。觀察點:(J)
一般與足外翻同時發生,觀察跟腱是否直線並垂直地面,若向內側彎曲,則為扁平足。若向外側,則為高足弓
以上皆為常見簡單觀察到的體態,各位可以自行觀察,但即使發現有體態問題,也不要太擔心,畢竟體態問題存在於每個人身上,而完美體態則在教科書中才能看到。
但也不能太輕視體態問題,因為體態影響著大家的外觀、體型,體態失衡也意味著肌肉張力失衡,過緊的肌肉或過度拉長的肌肉,都會令我們感到不適。
希望本文能令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身體。